时间:2020-09-02来源:红色培训网阅读:()
井冈山斗争时期,湘赣边界的经济是典型的农业经济。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,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束缚,农业生产只能满足于当地群众的生活所需。 这个时期土地革命虽已深入,大部分地方田也已分下去,但每年的5、6月间,正 是谷物青黄不接的季节,这一阶段,政府和部队的给养费用,主要靠打土豪。‘‘为解决这近万人的吃饭问题,我们不得不每到一个地方就立即派出一支小队伍专门打 土豪。”但是土豪打完了,粮食从哪里来,这就必须用钱去购买粮食。
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宁冈县,有适宜农作物和森林发展的优越条件,有“一年耕而三年食”的盛誉,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粮食给养的重要来源地。 这本《宁冈县工农兵政府购粮帐簿》便是当年地方政府购物购粮以保证红军给养, 与敌人作长期斗争的重要见证物。
这本帐簿主要记载了 1928年5、6月间宁冈县三区四乡、四区一乡、四区三乡及桥上、东源、金源、焦陂等村农民售粮数量和付款金额,其中第三页上写有“付 面交筱圃兄存款捌拾玖元伍厘”等帐目记载。
账簿内还记述了贲民、筱圃等人物。贲民即余贲民,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 随毛泽东上井冈山,先后任工农革命军副师长,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长等 职,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;筱圃即李筱圃,1928年任宁冈县工农兵政 府财政部长、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等职。1929年1月井冈山红四军 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,这本以毛边纸为质地的记账簿,由李筱圃保存,1930年 李筱圃牺牲后,由他儿子李值民保存在家中到1959年。1959年8月,井冈山革命 博物馆到宁冈县大陇乡乔林村征集文物时,李值民将此账簿捐献给井冈山革命博物 馆收藏。
1994年,此件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。
本文来源《题解井冈山》,版权属于原作者,由井冈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整理编辑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90%的用户看了此篇文章,还看了以下文章!